【新华访谈】汪金福:全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2-03-23 10:55:53 来源: 新华网

图为湖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金福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 李晓笛 摄

  新华网武汉3月23日电(陈周璇、李晓笛、刘庆忠)2022年3月23日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湖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金福近日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说,气象预报预警是气象部门的主要工作和核心任务,也是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和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重要抓手。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华网:202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请您简要介绍湖北省气象预警预报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利用、防灾减灾等方面起到的具体作用。

  汪金福:气象预报预警是气象部门的主要工作和核心任务,也是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重要抓手。湖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象灾害种类多。在面对气象灾害时,如果我们早预警早行动,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提前防范应对这些气象灾害,避免或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事实上,气象预报已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了,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近年来,湖北气象部门在加强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先导作用、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等方面成效明显,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为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气象力量。

  新华网:气象部门预报预警的精准度也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在提高预报预警精准度,扩大预报预警覆盖面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汪金福:在提高预报预警精准度方面,我们以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抓手。

  首先,大力加强气象监测体系和气象信息化建设,实施监测站网补短板工程,为提高预报预警质量奠定基础。

  其次是强化数值预报业务能力建设,完善高分辨率区域数值模式。我们研发了湖北省重点区域空间分辨率<=1公里、更新频率为15分钟的短时临近数值预报系统,为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我们持续发展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市县气象部门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结合本地客观预报方法,开展了精细化到乡镇的预报预警业务。同时,我们还在大力发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推动传统预报预警向基于影响的定量预报和基于风险的早期预警转变,将来我们不仅可以告诉大家天气怎么样,还能初步预估灾害性天气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样就更有利于全社会提前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准备。

  根据技术统计,2021年湖北省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5%以上,暴雨预警提前时效达2.7小时,准确率达85.7%。

  在扩大预报预警覆盖面方面,我们建成了湖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预警信息可以直达乡镇村组;在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及时发布气象预警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气象APP等新媒体手段,实现预警信息对公众的快速发布;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短信系统直接对接,实现高级别预警信号对灾害落区更加快速的自动发布;建立了面向基层社区网格员的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目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对象已经覆盖省市县乡村5级应急责任人、防汛责任人,2021年全年发送预警短信2315.9万条。

  2021年汛期,湖北气象部门准确预报了“5·10”鄂东大范围强对流、“5·14”武汉蔡甸龙卷风、“8·12”随州柳林特大暴雨、以及汉江流域1960年以来最大秋汛等,针对这几次灾害性天气发布红色预警信号545期,提前量达到30~50分钟,其他级别的预警信号提前量达到1~6小时,主动“叫应”服务2300余次。

  2022年春运期间,湖北省多次遭遇冷空气过程,尤其是2月6-8日,全省出现暴雪天气,持续的低温雨雪给春运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湖北省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发布预警信息2191条,为平安春运贡献了力量。

  新华网: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能力,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离不开气象服务的加持,在这方面湖北省气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汪金福: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是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三农”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粮食安全气象保障又是“三农”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形成以省农气中心为主,鄂东、江汉平原、鄂西南、鄂西北4个农气分中心协同,以及武汉设施蔬菜、荆州湿地农业、宜昌经济作物、襄阳旱地作物、荆门油料作物5个农业气象试验站为支撑,2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为依托的“1+4+N”的农业气象服务格局。

  二是深化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不断完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年景预测、长势面积遥感监测、关键农事季节农用天气预报、气象产量预报、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展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链条无缝隙服务。

  三是开展直通式服务。推出分作物、分灾种、分农时的精细化、个性化系列服务产品。研发具有作物灾害预警、灾害影响仿真、农田土地利用识别、天气预报短信发送、微信推送等功能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和“楚农气象”微信公众号,为20745名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基于位置和用户分类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新华网:湖北江河湖泊众多,是长江干流流经最长的省份,在全国来讲也是每年防汛的重点地区,请您简要介绍下湖北气象部门在长江流域水文气象服务方面的有关工作。

  汪金福:湖北省气象局也是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一直致力于提升长江流域气象服务能力,在水文气象服务方面我们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进流域气象水文信息融合共享。这是做好流域水文气象服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推动长江流域14省(市、区)2万多个自动气象站、84部天气雷达数据资料的共享共用,有力支撑长江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聚焦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问题,建立长江流域智慧水文气象服务关键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域一体化智慧水文气象服务系统,大幅提升降水预报精度和洪水预见期。

  三是利用流域智慧服务关键技术,先后开发了流域定量降水估测、智能网格预报、上游洪水预估等8大类50余种产品,敏锐把握住了在2020年流域性大洪水、2021年长江汉江超长秋汛等历次洪水过程,每次洪水过程气象预报均提前7天以上,在保障流域安澜的同时,助力三峡-金沙江梯级电站群发电屡创新高,社会经济效益突出。

  新华网:在未来,湖北气象部门将在“早预警、早行动”上有什么规划。

  汪金福:我们将继续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按照“气象强省”建设目标,大力提升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立体精密的地空天一体化气象观测网,建立分行业、分灾种、分区域的气象灾害致灾阈值指标体系,积极开展面向气象高敏感行业的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服务。

  二是提升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加快科技创新,聚焦长江流域暴雨预报、水文气象耦合、旱涝风险预警等重大核心科技问题,推进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攻关,加快气象防灾减灾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

  三是完善预警联动机制。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推动实现预报预警报得准、发得出、用得上、用得好,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防范化解气象灾害重大风险。

  四是实施气象科普行动。大力推进“互联网+”气象科普,充分利用动画、图文、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提升公众对气象灾害认知能力和灾害自救互救水平。

相关新闻

关注新华网公众号

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分享至手机

【新华访谈】汪金福:全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新华网
湖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金福近日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说,气象预报预警是气象部门的主要工作和核心任务。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94670